5月29日重点讨论了以下几条重要新闻:

美国法院阻止特朗普的全球关税计划: 这是当日的财经头条。一家美国联邦法院(具体为纽约的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阻止特朗普总统的全球关税计划。 《华尔街日报》的详细报道: 一个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小组裁定,特朗普政府错误地引用了1977年的法律(《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 IEEPA)对数十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因此这些关税是非法的。该裁决也适用于此前因边境安全和芬太尼贩运问题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的关税。法院指出,特朗普在所谓的经济紧急状态期间超越了他的权力。 影响: 该裁决削弱了特朗普核心贸易政策的法律基础。它涵盖了针对所有国家的“解放日关税”(Juneteenth tariffs)以及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25%关税。 时间表与反应: 目前尚不清楚该裁决何时生效,但特朗普政府被给予10天时间取消这些关税。然而,他们在几分钟内就对该决定提起了上诉,表明他们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美国贸易伙伴对关税裁决的反应: 台湾: (《福布斯》报道)表示无论法院如何裁决,都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致力于达成贸易协定,并认为美国的内部讨论可能使情况更趋合理。 日本: (《福布斯》报道)首相岸田文雄致电特朗普总统讨论关税问题,强调两国之间加深了理解。日本的贸易立场保持不变,岸田可能在G7峰会前访问美国,试图达成协议。他重申投资比关税更重要,美日合作能创造更好的产品并实现双赢。 特朗普政府的立场和应急计划: (《福布斯》报道)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淡化了法院的裁决,称政府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引用IEEPA),如果上诉失败,还有其他选择,例如第122条关税条款(允许在150天内征收15%的关税)。 纳瓦罗援引紧急权力的核心理由是中国据称用芬太尼毒害了超过一百万美国人。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也对上诉成功表示有信心,并提到如有必要,政府有其他方法实施关税,尽管这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其他中美关系及军事相关新闻: 美国制裁中国渔船: (美联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因涉嫌强迫劳动,扣押了一艘中国渔船“正发7号”及其渔获。此举是特朗普总统打击不公平贸易行为、恢复美国海产品市场竞争力指令的一部分。CBP列举了船上虐待弱势群体、扣留证件以及恶劣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证据。 中国国防部长将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 (路透社报道)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将缺席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主要安全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中国将改为派遣一个级别较低的学术代表团。这很不寻常,因为国防部长通常会出席。外界猜测董军可能正在接受调查(类似之前的军方人物如苗华),或者习近平在处理军方领导人方面采用了非常规手段,这可能表明解放军内部存在焦虑或紧迫感。 中共《求是》杂志文章谈“最坏准备”: (《南华早报》报道)中共最高理论刊物《求是》发表文章,敦促全国在持续的中美贸易战中做好“最坏准备”。该文章在美国宣布新关税和教育限制措施后不久发表,强调了自力更生和提振内需的必要性。文章承认了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包括内需疲软、就业压力、房地产危机以及美国关税的影响,呼吁加强“底线思维”。《南华早报》将其解读为中国对中美关系日益悲观。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